米茶
來源:未知 編輯:荊門生活網 發表時間:2017-09-21 15:12 點擊:次
鐘祥市農業綜合實力居湖北省之首,是著名的魚米之鄉,生產的稻谷產量高,但品質粗糙,北方人稱之為"糙米"。而這種"糙米"正是制作米茶的最好原料。相傳明朝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朱佑元(即嘉靖皇帝生父)冊封為興王,食邑湖廣安陸州(今鐘祥)。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蔣氏身懷六甲時害喜,茶米不思,見山珍海味惡心。興王召來多名廚師,調出各種口味的飯食菜肴,均不合蔣氏口味。興王大怒,一廚師情急智生,從家里端來百姓食用的米茶,蔣氏果然食欲大振。王顏大悅,米茶從此從民間進入宮廷。后蔣氏隨嘉靖入紫禁城,逢夏季便令御廚制作米茶,但采用宮中精細貢米炒制的米茶遠不如糙米制作的清香,爽口,鐘祥糙米一度成為貢品。
米茶得名于"食之裹腹,飲之解渴",制作也很簡單。先將大米放在鍋里置中火干炒,至大米發黃帶焦時起鍋,用清水淘洗后濾去水份,再放入鍋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開花,起鍋自然冷卻即成。米茶水色淡黃,香氣濃郁,滋味微甜不淡,略澀不苦,既可代替米飯,又具飲茶解渴的作用,為夏季防暑降溫之佳品,氣候愈熱, 食之愈爽。在鐘祥農村,人們一般在頭天晚上炒制后,盛入陶罐中,第二天食用。隔夜米茶,味略酸甜,更能增進食欲,生津止渴,別有一番風味。在鐘祥市,家家戶戶夏天都炒制米茶,荊門,京山,沙洋,天門,宜城等周邊縣市也有部分居民喜愛吃米茶。
如果您想品嘗,不妨按我介紹的方法制作。但想吃到滋味悠長的米茶,恐怕還要來趟鐘祥。這幾年鐘祥市調整農產品品質結構,在"調優"的同時,部分"糙米"仍在生產,那是專門為制作正宗的"鐘祥米茶"保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