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河村搭上農業供給側改革快車
來源:未知 編輯:荊門生活網 發表時間:2017-10-24 14:52 點擊:次
“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京河村快速發展的時期。這得益于國家層面對農業農村系列政策的實施。”10月21日,漳河新區漳河鎮京河村黨支部書記、主任蘇池富說。
蘇池富年輕時受傷導致右手拇指輕微殘疾,2008年以前,主要在外地做生意。2008年他開始擔任京河村支部書記、主任。蘇池富說,他雖有殘疾,但自立自強自信;作為“當家人”,更有責任把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一畝的村子發展好。“農業供給側改革,讓‘京河’走出來了!”
在蘇池富等人的帶動下,京河村最開始嘗試種植葡萄,試種效益讓村民們大開眼界:1斤葡萄賣到30元,一畝田純收入1萬元。村民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,短短幾年間,葡萄種植面積發展到1200多畝。葡萄成了京河的主導產業。
葡萄采摘季節有限,為了使鄉村旅游采摘留得住口碑和客人,京河村率先在荊門市引進了早熟無核黑提,在打造“生態農業公園”的同時,充分利用濱水優勢,開始試種草莓、藍莓、櫻桃、獼猴桃、冬棗、太空蓮子、桃、梨、藕帶、雷竹,面積達2500畝,做到了四季有果、四季有花,一年四季留得住客。
相關新聞>>
最新推薦更多>>>